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
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鹧鸪天·题顾氏景筠堂》由高明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绿玉参差傍短楹”以生动的比喻,形容翠绿的竹子错落有致地倚靠在廊柱上,犹如碧玉般晶莹剔透。"高堂清梦已冥冥"则暗示了主人在高雅的厅堂中沉醉于梦境,但梦境已渐渐模糊。
接下来两句“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通过湘灵和秦凤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哀婉的气氛。湘灵是传说中的湘水女神,秦凤则是古代象征祥瑞的鸟,这里借以表达景筠堂的幽静和主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万物有情的理解,认为竹子的潇洒姿态仿佛主人一生的写照,流露出对人生态度的感慨。最后一句“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以风声月色的宁静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老泪涟涟,更显人生的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景筠堂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如梭的深深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