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尊高父道同,地亲如母祀先农。
社翁不肯饮残水,野老犹能存古风。
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
满庭芳曲还堪唱,一笑东坡鬓已翁。
天道尊高父道同,地亲如母祀先农。
社翁不肯饮残水,野老犹能存古风。
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
满庭芳曲还堪唱,一笑东坡鬓已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崇尚自然、尊重传统的生活境界。诗人通过对天地之道和古人祀先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法则与祖先文化的敬畏之心。
“社翁不肯饮残水”一句,展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珍惜态度,以及对待生活的节俭精神。"野老犹能存古风"则表明即便是乡间的老者,也仍旧保持着古朴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美德。
“箫鼓村田聊击壤,鸡豚社酒好治聋”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村节庆时的热闹场景。箫(一种竹制乐器)和鼓声此起彼伏,反映出人们在劳作之余享受生活、欢庆丰收的情景。而"鸡豚社酒好治聋"则是指乡间用祭祀社神的社酒来祝愿健康,甚至误以为能治疗耳聋,这既表现了古人对神灵的信仰,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乐趣与无知。
最后两句“满庭芳曲还堪唱,一笑东坡鬓已翁”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和音乐的热爱,以及面对时光流逝带来的自然豁达。"满庭芳曲"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创作的歌曲,"一笑东坡鬓已翁"则是自喻年华渐老,但仍保持着如苏轼(字东坡)般对生活的热爱与幽默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传统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待世事的从容不迫。
南山北山啼杜鹃,杜鹃花发山欲然。
千枝万朵惜未得,中有一抹巴陵烟。
休说铜梁并玉垒,摇荡春光馀泪水。
五丁凿路少人行,石镜生尘妖骨死。
东风青鸟来何处,中宫移植销魂树。
不如归去便归家,谁其友者杨州花。
皖公标楚甸,兹岭孕奇形。
翠积枞江浒,崇冠吕蒙城。
戒途入中林,平冈驻我旌。
延望失来术,周览多所经。
峨峨石窗矗,窅窅岩岫冥。
离离云朝隮,粲粲树敷荣。
关弓射鸣雁,群谷振弦声。
仰怜山人居,俯悦洞下耕。
苍龙启春候,金虎收光精。
权家既非学,农用或可明。
愿言同载者,为尔铸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