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幕府在钱塘,一曲哀歌欲断肠。
白发老姑堂上坐,何人洗手作羹汤。
芙蓉幕府在钱塘,一曲哀歌欲断肠。
白发老姑堂上坐,何人洗手作羹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芙蓉幕府在钱塘”,以“芙蓉”象征高洁与美丽,暗示了逝者生前的美好形象,而“幕府在钱塘”则点明了地点,钱塘即杭州,一个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地方,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文化底蕴。
次句“一曲哀歌欲断肠”,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悲痛,哀歌之音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感同身受,感受到深深的哀愁与不舍。
接着,“白发老姑堂上坐”,通过“白发老姑”的形象,不仅描绘了逝者妻子的年迈与孤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的氛围。
最后,“何人洗手作羹汤”,这一问句充满了深意,既是对逝者日常生活的回忆,也是对逝者离去后生活状态的感慨。在失去伴侣之后,日常的琐碎生活变得无人照料,这不仅是对逝者生前温馨生活的怀念,也是对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无助的深刻描绘。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将情感与场景紧密结合,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反映了生者面对失去时的复杂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杏子催黄,橙丝待熟,一般酸楚。
多嫌昼绣,酷爱习惯性来侣。
望秦楼、量珠买歌,闺中肠断邀郎语。
惹旧愁滋味,双眉蹙罢,绒尖微吐。春入清明路。
便减曲加饧,柳条如许。宵寒病渴,花瓮偷将伊补。
正黄金、零落汉宫,鹔鹴不到沽酒处。
怪张华,博物烹龙,小字呼他苦。
江左名宵,六街化作流苏结。
让他灯影乍分明,最爱朦胧月。
搅动閒愁不歇,遍相逢、闹花惊蝶。
裁纨扇小,涂粉车轻,陈隋时节。
冷落红桥,顿看箫管吹教热。
肯嫌芳药未开园,火树层层叶。
今夜何人报帖,记三生、杜郎曾说。
曲残帘下,酒醒楼头,春愁尚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