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子敬御史志养堂》
《赵子敬御史志养堂》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志养堂前骢马归,融融喜气动庭闱。

能令将种为书种,可是斑衣胜绣衣。

手树丛萱侵雪色,心同寸草报春晖。

不须更上陈情表,寿母康强世所稀。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通过赵子敬御史在志养堂前迎接骢马归来的画面,展现了浓厚的家庭情感与和谐氛围。首句“志养堂前骢马归”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归来的情景,堂前迎候的场景充满了期待与喜悦。接着,“融融喜气动庭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喜悦之情弥漫在整个家庭之中,使得整个庭院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能令将种为书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家族的武将传统转变为文化传承,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积累对于家族的重要性。“可是斑衣胜绣衣”,则进一步对比了传统服饰的象征意义,斑衣(古代孝子服)与绣衣(官服),前者代表了对父母的孝顺,后者代表了官职与荣誉,以此表达了对孝行的推崇和对家族荣耀的重视。

“手树丛萱侵雪色,心同寸草报春晖”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植物来象征人的情感与行为。萱草,又称忘忧草,常被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与关怀;寸草,比喻微小但真诚的孝心,与春晖(春天的阳光)相对,象征着子女对父母深沉而温暖的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孝道的深刻理解。

最后,“不须更上陈情表,寿母康强世所稀”两句,既是对当前情景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美好祝愿的寄托。陈情表是古代文人向君主表达个人情感与请求的文体,此处诗人认为,无需再用陈情表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因为母亲健康长寿本身就是世间最为珍贵的礼物。这不仅是对母亲健康的祝福,也是对家庭幸福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孝道的尊崇与实践,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家庭伦理与道德观念的重要价值。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田家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

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0)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

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

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

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

树老见家日,潮平归县时。

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

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

金门定回音,云路有佳期。

(0)

行路难

君不见明星映空月,太阳朝升光尽歇。

君不见凋零委路蓬,长风飘举入云中。

由来人事何尝定,且莫骄奢笑践穷。

(0)

山中春仲寄汝上王恒颍川沈冲

隐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净。

谁知蟠木材,得性无人境。

座隅泉出洞,竹上云起岭。

饥貁入山厨,饮虹过药井。

前溪堪放逸,仲月好风景。

游目来远思,摘芳寄汝颍。

(0)

故相国苗公挽歌

灞陵谁宠葬,汉主念萧何。

盛业留青史,浮荣逐逝波。

陇云仍作雨,薤露已成歌。

悽怆平津阁,秋风吊客过。

(0)

和慕容法曹寻渔者寄城中故人

孤烟一点绿溪湄,渔父幽居即旧基。

饥鹭不惊收钓处,闲麛应乳负暄时。

茅斋对雪开尊好,稚子焚枯饭客迟。

胜事宛然怀抱里,顷来新得谢公诗。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