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长谢蜀山云,漫说当年借寇君。
亦有青萍囊底吼,可怜无地斩妖氛。
拂衣长谢蜀山云,漫说当年借寇君。
亦有青萍囊底吼,可怜无地斩妖氛。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有麟所作的《龙安解组归舟口号(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与对过往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句“拂衣长谢蜀山云”,诗人以“拂衣”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离开官场、远离尘嚣的情景,同时“长谢蜀山云”则暗示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告别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这里的“蜀山云”既指具体的山川景色,也象征着官场的复杂环境。
次句“漫说当年借寇君”,“借寇君”可能是指借用他人之力或权势,这里暗含了诗人对过去官场中不得不借助他人力量才能生存的无奈与讽刺。通过“漫说”二字,诗人对这种现象表示了一种不屑和自嘲的态度。
第三句“亦有青萍囊底吼”,“青萍”常用来比喻剑,这里借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正义感和理想追求。诗人仿佛在说,即便是在隐退之后,内心的那把“青萍”之剑仍然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为正义发声。
最后一句“可怜无地斩妖氛”,“妖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邪恶势力或不正之风。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邪恶势力横行的无奈和痛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尽管他内心充满正义,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去清除这些邪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理转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我昔闻日观,想像当雄哉。
君今登日观,真从日边来。
君言日观高踞山之东,左有天门,右有绝崖。
从中突起一片石,不知千丈万丈,上拨浮云开。
扶携石傍东面坐,但见东方无际畔,尽在莽苍沧茫间。
上不辨穹霄,下不分人寰。
八极总一景,焉知别华蛮。
忽闻天鸡鸣一声,恍惚红光射破青冥端。
龙宫煆火齐,琢为太阳丸。
海波潋潋玻璃翻,搏桑翛翛扫三山。
卫霞从雾纷斓斑,五彩错乱多朱殷。
龙车不须毂,踆乌不须翰,奋迅升天关。
游天衢兮循天环,开辟六合,天尊地卑,万物出作咸乂安。
日观之日乃如此,亘古不息正天纪。
苍生仰照宣重光,吾能言之自此始。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其三日观》【明·祝允明】我昔闻日观,想像当雄哉。君今登日观,真从日边来。君言日观高踞山之东,左有天门,右有绝崖。从中突起一片石,不知千丈万丈,上拨浮云开。扶携石傍东面坐,但见东方无际畔,尽在莽苍沧茫间。上不辨穹霄,下不分人寰。八极总一景,焉知别华蛮。忽闻天鸡鸣一声,恍惚红光射破青冥端。龙宫煆火齐,琢为太阳丸。海波潋潋玻璃翻,搏桑翛翛扫三山。卫霞从雾纷斓斑,五彩错乱多朱殷。龙车不须毂,踆乌不须翰,奋迅升天关。游天衢兮循天环,开辟六合,天尊地卑,万物出作咸乂安。日观之日乃如此,亘古不息正天纪。苍生仰照宣重光,吾能言之自此始。
https://shici.929r.com/shici/ebPTxI121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