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鸡号夜向晨,客床相对话悲辛。
流离仅脱哙等伍,老大空为济上人。
却扫欲安无事贵,累人犹属有锥贫。
故山邻里今安否,归去同寻笋蕨春。
屋角鸡号夜向晨,客床相对话悲辛。
流离仅脱哙等伍,老大空为济上人。
却扫欲安无事贵,累人犹属有锥贫。
故山邻里今安否,归去同寻笋蕨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迎在昌邑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过去的回忆。首句“屋角鸡号夜向晨”以鸡鸣喻时光更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循环。接着,“客床相对话悲辛”一句,点明了诗人与他人的对话中充满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困苦生活。
“流离仅脱哙等伍,老大空为济上人”两句,通过对比流离失所与年老力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这里的“哙等伍”可能指的是社会地位低下者,而“济上人”则可能是指生活在济水边的人,这里或许暗含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或对当前处境的不满。
“却扫欲安无事贵,累人犹属有锥贫”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他渴望过一种简单安宁的生活,但又难以摆脱贫困的困扰,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后,“故山邻里今安否,归去同寻笋蕨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日生活的深深眷恋,希望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与亲朋好友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过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入门避雨屋打头,困眠一榻邻猪牛。
雨脚遮檐万山黑,荒村四月寒如秋。
瓦镫在壁坐摇影,兀兀欲照分襟愁。
范陈对宇阻泥潦,一街似隔千神州。
通家卅载未相遇,遇君武昌今两度。
相携肝胆入名山,岂意山中送君去。
别梦宵沈庐阜云,愁心晓挂章门树。
渊明慧远不可逢,高人去后惟青峰。
昨宵与君连榻处,三生同听东林钟。
怜君病齿归思剧,试饮寒泉销内热。
二轮风火足为灾,六凿根尘皆是贼。
知君净业持已深,一心颇似维摩诘。
养和学道与天游,他日见君当玉色。
水居喜有舟,推篷见残雪。
昨朝途遇雨,破被冷如铁。
壮士不畏寒,腔中有热血。
嗟彼趋炎者,炙手可使热。
暖酒拥肉屏,围炉据金穴。
安知茅舍中,高卧有清节。
况当频年兵,骨肉动隔绝。
军前战衣薄,坐使肌肤裂。
忆昔李凉国,袭蔡亦人杰。
江南带甲多,连兵一何拙。
将才良不易,世事那可说。
鲰生虽无才,龊龊殊不屑。
生与哙等伍,羞为论优劣。
班超非异人,燕然有铭碣。
拔剑起雄心,摩崖纪余烈。
但愿战功成,莫咏《新昏别》。
岁在癸丑春二月,天狗堕地来朱方。
卓然有士年八十,姓戴名澧颀而长。
平生好学精篆隶,古文一册垂光芒。
踽凉宜入独行传,耻与流俗相低昂。
忽闻城陷泪横臆,灭寇无术心回遑。
呜呼彭咸古来有,誓往从之归帝乡。
招魂祭葬衣冠在,翩然披发下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