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藜杖屋三间,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傥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纻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
蒲团藜杖屋三间,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傥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纻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不饮》,以朴素的生活场景和淡泊的心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态度的超脱。首句“蒲团藜杖屋三间”,描绘了简朴的居所,诗人以藜杖为伴,蒲团为坐,生活简单却自在。第二句“世故真成触与蛮”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视之为粗俗不堪。
接下来,“但有云山供送目”写诗人享受着眼前云山的美景,即使没有美酒也能自得其乐,展现出豁达的心胸。“傥无尊酒亦开颜”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即使没有外在的物质享受,也能笑对人生。第五、六句“吴宫雪纻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通过想象吴宫的华丽服饰和自然景物的对比,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的不屑,更向往自然的宁静。
最后两句“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从未将世俗名利放在心上,岁月流逝,两鬓斑白,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然。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浩浩巴陵江,虹光贯明月。
峨峨清风岭,壁色立积铁。
石或有时泐,水或有时竭。
卓彼韩王二节妇,齧指题诗迹不灭。
纵使字迹有时灭,汗青不磨此贞节。
猗哉禹氏生婵娟,节与铁石应同坚。
良人与子各离散,母抱幼子身俱坚。
哀哀危苦词,吁天天何言。
妾生何不辰,薄命凋芳年。
妾臂可即断,妾衣不可牵。
乌合羝跪彼何人,我独大义报所天。
指血仓卒不得书,泪血直欲流成渊。
明珠白璧委鱼腹,至今生气犹凛然。
呜呼丈夫秉节有如此,身后千年长不死。
妾命如朔风,飘然振落叶。
不入郎罗帏,乃逐尘沙陌。
妾本良家儿,流落平康劫。
十三工秦筝,十五好笔墨。
武林遇公子,知心不徒悦。
忽尔天地崩,干戈作长别。
朔雪战寒风,皴肌冷如铁。
谁谓文姬哀,犹得过汉阙。
谁谓明妃怨,犹能封马鬣。
而我薄命妾,终当染锋血。
胡不即就死,心为公子结。
公子尔多情,岂忘西湖月。
公子尔多智,岂不谅我节。
公子尔任侠,忍妾委虎穴。
公子尔多交,交岂无豪杰。
媒妁扇上诗,颠沛不忍撇。
忍死一相待,悲酸难再说。
又闻洞山方,风流当世杰。
尔既善顾郎,何不一救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