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古.谩书》
《集古.谩书》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已共红尘迹渐疏,画檐愁见燕归初。

无端有寄闲消息,肠断萧娘一纸书。

(0)
鉴赏

这首诗《集古·谩书》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与情感的深切怀念。

首句“已共红尘迹渐疏”,诗人以“红尘”象征纷扰的世界,暗示自己与世俗渐行渐远,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疏离感。接着,“画檐愁见燕归初”一句,借燕子归巢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燕子的归来,既是自然界的轮回,也引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孤独与寂寞的愁绪。

“无端有寄闲消息”,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说突然收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消息,但这消息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引发了他的思绪。这里的“闲消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闲话,而是指那些不经意间触及心灵深处,引发强烈情感波动的信息,可能是远方友人的问候,也可能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最后一句“肠断萧娘一纸书”,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萧娘,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女子,这里特指诗人思念的对象。一封简短的信件,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让诗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以至于“肠断”。这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思念,更是对那段无法重来的时光、那份曾经拥有的情感的深深怀念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坚韧。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水龙吟

澄江点点残霞,俨然昔日真人气。

偶来登眺,海天空阔,下临无地。

江北江南,青山对面,晚云如髻。

向天公搔首,惊人好句,索此处,高吟耳。

多少梁陈旧迹,都付斜阳影里。

茫茫今古,有谁认得,临春结绮。

乘兴而来,不须留恋,早归休矣。

怕今朝、石燕兴亡,感叹凌风飞起。

(0)

秋蕊香

一叶梧桐飘未几。日月会于鹑尾。

白藏正值兰秋美。玉露金风如水。

琅玕青簟初收起。凉来矣。招摇西指银河徙。

天上双星欢喜。

(0)

惜秋华.在武昌武汉大学

倦羽惊风,渺天涯寄泊,沉哀何地。

残夜梦回,还疑醉歌燕市。

冰霜暗忆胡沙,怅一霎、红心都死。

鸿唳,料征程怕近,长虹孤垒。遗恨付流水。

剩荒原夜黑,怨啼新鬼。莫自泪枯,谁遏涨天鲸沸。

须知玉树声妍,浑不解、人间愁味。

无寐,听寒涛、断魂潮尾。

(0)

万年欢.同济武香岩雨文星期雪中小饮是夕沈生度曲程生鼓琴

兆应丰年,下重帷沈郎,腰瘦歌雪。

互祝羌池,倦羽鹿车停发。

袅袅睛丝不断,被落雁、数声弹绝。

浮尘隘、通计彭殇,平原高冢留骨。邹枚赋心已歇。

奈时当缟纻,何以为别。肮脏须存,穷岂挫人之物。

聊屈匡扶巨手,刻画到、陈隋妖袜。

灯前只、满汎兰觞,麝煤庭下薰月。

(0)

春雪

连天雨雪玉兰开,琼树瑶林掩翠苔。

数点飞鸿迷处所,一行猎马疾归来。

袁安踪迹流风渺,裴度心期忍事灰。

二月春寒花信晚,且随野鹤去寻梅。

(0)

菩萨蛮·其一

环花小阁葳蕤锁。珊钩软踏娇鹦母。风递絮香柔。

初阳红上楼。云痕呵晓镜。淡写春鬟影。

残露颤花梢。折枝人未遥。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