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三日渡钱塘江观潮》
《九月三日渡钱塘江观潮》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排律

扬帆过钱塘,秋潮正掀涌。

浪花蹴天飞,涛影压云涌。

初疑海窟沸,复讶地轴动。

雪山半空来,雷鼓六丁拥。

阳侯叱洪威,海若扇馀汹。

声喧战马驰,势怒老蛟耸。

云梦敢言大,吴会讵敌勇。

钱弩竟虚发,越舟尽成恐。

快哉天下奇,异矣泽中孔。

斜阳一镜平,飞鸥集如蛹。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九月三日渡钱塘江观潮》描绘了钱塘江潮水壮观的景象。首句“扬帆过钱塘”点出诗人乘船过江的时间和地点,紧接着“秋潮正掀涌”展现了秋季潮水的磅礴气势。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浪花蹴天飞,涛影压云涌”形象地刻画了浪花腾空、波涛如山的动态画面,仿佛海浪要冲破天际,地动山摇。

诗人运用“初疑海窟沸,复讶地轴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渲染潮水的力量,让人联想到海底翻腾和大地震动。随后,“雪山半空来,雷鼓六丁拥”以雪山和雷鼓的意象,比喻潮水如同天降之物,声势浩大,仿佛是天神驾驭着雷鼓前来助威。

“阳侯叱洪威,海若扇馀汹”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阳侯和海若,形容潮水的威力如同神灵的怒吼,余波汹涌。接下来的诗句“声喧战马驰,势怒老蛟耸”则将潮水的声音比作战马奔腾,其气势让老蛟也为之耸立,显示出钱塘潮的震撼力。

诗人通过对比“云梦敢言大,吴会讵敌勇”,强调钱塘江潮的壮美无与伦比,即使是广袤的云梦泽和繁华的吴越之地也无法与之相比。最后,“钱弩竟虚发,越舟尽成恐”以钱塘江潮的威力比喻弓箭的虚发和船只的畏惧,再次强化了潮水的威猛。

全诗以“快哉天下奇,异矣泽中孔”赞叹钱塘江潮的奇特和壮观,而“斜阳一镜平,飞鸥集如蛹”则以宁静的夕阳和聚集的飞鸥作为结尾,为壮观的潮水景象增添了一丝静谧之美。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充分展现了钱塘江潮的雄浑气势和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讷庵次余旧作早睡早起二绝句见寄叠韵答之·其二

高楼残夜欲朝曦,海色模糊拥翠微。

若问峰峦真面目,可怜处处剥苔衣。

(0)

游瞻园和香亭同年兼呈东浦方伯及在坐诸君八首·其三

儒者资为政,维藩见节旄。

阜居凭井邑,清气拥林皋。

暇日聊陈宴,临风一染毫。

石梯摹蜀道,往迹念仍劳。

(0)

见诸君作莫愁湖棹歌戏拟四首·其二

春光易尽是湖涯,桃李阴成柳作花。

和雨和烟千万树,不知谁是莫愁家。

(0)

论书绝句·其四

论书莫取形模似,教外传方作祖师。

老去差当扪鼻孔,世南臂痛废书时。

(0)

演纶入都赋赠兼怀橿亭作江汉书院山长·其二

君家昔全盛,再相一经传。

伯氏方迟出,清名似古贤。

入宫群女日,男子诣曹年。

怅惜风尘里,萧疏江汉边。

(0)

灵岩杂咏用沈德潜韵八首·其七采香径

采香胜采葛,采葛行野露。

欣戚不同伦,谁知绘后素。

倭堕笼春芳,甲煎蒸晓雾。

坐看笠泽边,越师来薄暮。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