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饮菊试仙方,安用狂歌赋玉堂。
乌帽任教今日落,紫萸不改旧年香。
人生还有几重九,世事都归一醉乡。
千古渊明呼不醒,天涯风雨暗浔阳。
半生饮菊试仙方,安用狂歌赋玉堂。
乌帽任教今日落,紫萸不改旧年香。
人生还有几重九,世事都归一醉乡。
千古渊明呼不醒,天涯风雨暗浔阳。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词人于石所作,题为《九日次韵王寿翁》。诗中描绘了一个九月重阳节气饮酒赏菊、试探仙方以及狂歌赋诗的情景。乌帽指的是道士或隐者常戴的黑色头巾,这里意味着作者可能已经归隐山林,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而“紫萸不改旧年香”则表明虽然时光流逝,但某种东西依旧保持着往日的芬芳。
诗中还通过“人生还有几重九”提出了对生命长度和世事无常的思考,而“世事都归一醉乡”则显示了作者面对复杂世事时选择逃避的态度,希望借酒浊化心中的忧虑。
最后两句“千古渊明呼不醒,天涯风雨暗浔阳”则表达了一种历史久远、人事皆忘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风雨变化时人的无力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萧萧脩竹,倚天扫云。爰有云根,爰有清阴。
播时清阴,覆于苍旻。脩竹之下,有石有水。
维石崔崔,维水瀰瀰。维水之枕,维石漱齿。
枕水洗耳,漱石砺齿。脩竹之上,有鸾有凰。
鸾食竹实,凤鸣竹冈。交交和音,大明之祥。
谁有脩竹,于鸣且翔。脩竹之侧,谁构子之室。
牖引竹风,牖引竹月。风清子襟,月凉子席。
维月与风,庶几今夕。亦有友朋,亦奏琴瑟。
爰奏琴瑟,和鸣无斁。于戏,维古之人之无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