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台上阳春日半晖,石翁寻乐已忘机。

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中秋夜图景。诗人王渐逵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台上阳春日半晖”,开篇即以“台”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同时通过“阳春日半晖”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媚的氛围,仿佛春天的阳光尚未完全消散,依然在台上洒下余晖,预示着生机与希望。

“石翁寻乐已忘机”,接着描述了一位隐居的老人(石翁)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乐趣,已经达到了忘却世俗烦恼的境界。这里的“忘机”二字,既体现了石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放。

“溪头忽遇程夫子,长笑吟风弄月归”,诗境在此突然转换,引入了另一位人物——程夫子。在溪边偶遇,两人相视一笑,随即开始了对月吟风的雅趣活动。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互动,更体现了文人墨客追求精神高雅、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最后,“归”字则意味着他们享受完这份宁静与美好之后,带着满足与愉悦的心情返回,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山中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其一

一入丹崖第一坳,幽然此意已有巢。

吸泉煮茗濡吟吻,洗尽人閒血肉庖。

(0)

夏五再游慈云

青山屏绕碧溪湾,不是閒身欲到难。

好客易招才隔水,先茔在望莫凭阑。

三杯便是人閒福,半榻聊分物外安。

扶醉有儿归路稳,不妨风露旧南冠。

(0)

拜赵端斋墓有感而书

流俗滔滔逐乱尘,典刑卓卓老宗臣。

山川在眼孤忠泪,风雨无家一梦身。

及奠生刍吾已晚,忍看宿草自成春。

方来世事谁能料,须认分兵护墓人。

(0)

次韵前人醵更生会三首·其三

世变如轮到厄年,危魂飞绕万山巅。

冥心前路追陶令,回首中原属汉渊。

树鹊频惊枝上月,醯鸡苟活瓮中天。

悠悠未是归时节,风雨何□复对眠。

(0)

次韵似前人

山居随意旋添成,截断人閒利欲腥。

兰茁不妨虚白屋,松苗如见旧毡青。

书痴面目唾亦笑,酒圣风流心自醒。

閒里光阴天下乐,谁知此处是思亭。

(0)

次前人拉游南山借意道别

公与南山是夙知,三年对面肯轻离。

长汀明月催孤棹,广莫高风酹一卮。

采菊空怀忘辩意,有台须立太平基。

坐岩□处如追旧,尽取瑞峰留退思。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