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咨咨河波生鳞。
公无渡河,咨咨河伯不仁。
公不知兮,渡河而公溺之。
妾知公兮,非兹流谁与归,呜呼噫嘻。
公无渡河,咨咨河波生鳞。
公无渡河,咨咨河伯不仁。
公不知兮,渡河而公溺之。
妾知公兮,非兹流谁与归,呜呼噫嘻。
这首诗名为《箜篌谣》,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悲惨的场景。"公无渡河"四句反复出现,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象征着主人公不顾危险,执意要过河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无情和无情之人的存在。"河波生鳞"和"河伯不仁"寓言般地表达了河水的险恶和自然力量的无情。最后两句"妾知公兮,非兹流谁与归",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怜悯和对无法共度难关的无奈,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鲜明的警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