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章心斋乡先辈墨稼庐遗稿》
《题章心斋乡先辈墨稼庐遗稿》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常侍成名不算迟,堂堂终自树雄师。

才如丽质天难弃,老以诗鸣志可悲。

六十年残犹作客,百千言富只忧时。

杞人我亦心多甚,怕听江关庾信辞。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吴妍因所作,题为《题章心斋乡先辈墨稼庐遗稿》。诗中对章心斋的才华与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感慨。

首联“常侍成名不算迟,堂堂终自树雄师”赞美了章心斋虽晚成名,但其才华与成就依然卓然不群,如同建立了一支雄壮的军队,彰显出他的非凡气度与影响力。

颔联“才如丽质天难弃,老以诗鸣志可悲”则表达了对章心斋才华的赞叹与对其晚年以诗歌表达心志的同情。将才华比作难以被天弃的美丽之质,同时指出在年老之时仍以诗歌鸣志,虽可悲却也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六十年残犹作客,百千言富只忧时”描绘了章心斋一生的坎坷与忧虑。尽管经历了六十年的漂泊,但他始终心系国家与时代,百千言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思考。

尾联“杞人我亦心多甚,怕听江关庾信辞”以“杞人忧天”的典故自比,表达了对章心斋深沉忧虑的共鸣,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庾信辞官归隐的担忧,暗示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对未来可能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章心斋生平与作品的回顾,不仅赞扬了他的才华与贡献,更深刻地揭示了他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忧虑,以及对国家与时代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和禽言四首·其三婆饼焦

婆饼焦新妇,腰镰孙荷樵。

原头麦熟空,满垄丈夫尽。

赴征西徭呜,呼土铛敲火。

泪如雨婆饼,不焦心自苦。

(0)

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孙、姜、阎、齐、适张夫人携其一往婿家,既暮复还,乃阎姬也,最为徐所宠,因书绝句云

玉笋纤纤揭绣帘,一心偷看绿萝尖。

使君三尺毬头帽,须信从来只有檐。

(0)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炎歊六月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

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忧虞心谢知时雁,安稳身同挂角羊。

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0)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翠筒初裹楝,芗黍复缠菰。

水殿开冰鉴,琼浆冻玉壶。

(0)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四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亦偶然。

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0)

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六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