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咏仙诗,通过对神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立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二座山峰就在眼前,而这里生长的不再是寻常草木,而是传说中的灵药。这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接下来的“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奇特景观。玄芝和黄精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具有长生不老功效的灵草,它们在诗人笔下生长于神秘的太元和长谷之中,更增添了一层超自然色彩。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则将仙境比喻为广阔无垠的大海,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样的仙境中沐浴其中,彻底融入这片神奇之地的愿望。这里的“岂不”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渴望。
最后两句“何当从山火,束缊分寸烛”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火常被用来比喻仙人或道士炼丹制药的场景。诗人希望有一天能亲自参与到这种神秘的修炼过程中去,而“束缊分寸烛”则是对时间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用来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命的深切渴望。
闻君别爱弟,明天照夜寒。
秋雁拂檐影,晓琴当砌弹。
怅望天澹澹,因思路漫漫。
吟为别弟操,闻者为辛酸。
况我兄弟远,一身形影单。
江波浩无极,但见时岁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