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翠筒初裹楝,芗黍复缠菰。

水殿开冰鉴,琼浆冻玉壶。

(0)
翻译
翠绿的竹筒刚刚包好楝子,香米和菰米又紧密相缠。
水晶宫殿中冰凉如镜,美酒凝结成玉液装在壶中。
注释
翠筒:绿色的竹筒。
初裹:刚刚包裹。
楝:一种树木果实,可食用。
芗黍:香米。
复缠:再次缠绕。
菰:茭白,一种水生植物,也可指菰米。
水殿:宫殿中的水池或有水的庭院。
冰鉴:像镜子一样清澈的水面。
琼浆:美酒,比喻珍贵的液体。
冻玉壶:冻结成如玉般的冰块盛在壶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精致笔触和深厚文化积淀的诗句,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绝品。诗人以细腻的描绘开篇,"翠筒初裹楝,芗黍复缠菰",通过对翠绿色竹筒中包裹的粽子和装饰用的草编织物的形象描写,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更寓意着吉祥与团圆。

接下来的"水殿开冰鉴,琼浆冻玉壶"则是对环境的生动刻画。这里的“水殿”可能指的是一个临水而建的建筑,或许是一处雅致的园林之中的景观;“开冰鉴”表明诗人所处的季节,水面在炎热中融化成光滑如镜面的水域;“琼浆冻玉壶”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清凉美酒的存在,这里的“琼浆”指的是美酒,而“冻玉壶”则是用冰镇的玉壶中盛放着这美酒,透露出一种夏日消暑的悠闲情境。

诗句通过对物象的精细描摹,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失典雅的画面。诗人巧妙地将端午节特有的文化元素与当下的自然景观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理解,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闺怨十首·其十

破镜分钗碎玉簪,碧山无语海沉沉。

春魂只化双青鸟,飞向郎山话妾心。

(0)

寄兄

鹏海谁羁色养身,错教芳草怨蹄轮。

近来不复临池立,却恐浮萍亦笑人。

(0)

西涯先生席上偕严宗哲阎侍御王太仆伍秋官饮命韵更送以言

白玉堂中话别离,东风垂柳亦新奇。

谁言聚散如萍水,亲见飞腾自凤池。

楚水巴山催去马,江云渭树入清诗。

南来独作斑衣舞,滹上春光晓正宜。

(0)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其三

清朝未老已为郎,道在吾身屈未妨。

已分閒心消岁月,不将名字望旂常。

青林近屋秋多意,白璧投人夜有光。

欲步高吟惭跛鳖,还思十驾到飞黄。

(0)

三月一日得宪副兄书

北来书札报平安,水远山高会面难。

渐老事多违蔗境,欲归天岂丧渔滩。

一春桃杏风还雨,落日江湖暖乍寒。

莺垒燕巢无限好,有人深夜立栏杆。

(0)

荅兄自关中见寄

督亢亭下雁来时,积雨初晴水落陂。

秋水空深河伯望,白云遥系汉王思。

汾阴庙古行人度,山市岚收归骑迟。

红叶满林明月上,共谁持酒坐东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