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晚萧萧,随莺上柳条。
渐将丝共结,终与絮俱飘。
泪粉凝啼眼,珍珠压舞腰。
东风自怜惜,留映赤栏桥。
春雪晚萧萧,随莺上柳条。
渐将丝共结,终与絮俱飘。
泪粉凝啼眼,珍珠压舞腰。
东风自怜惜,留映赤栏桥。
这首明代杨基的《雪中柳》描绘了一幅春雪轻盈、生机盎然的画面。首句“春雪晚萧萧”以轻柔的晚雪声烘托出春天的静谧,"随莺上柳条"则生动地写出雪花随风飞舞,轻盈地附着在柳枝上的景象,富有动态美。接下来的“渐将丝共结,终与絮俱飘”进一步描绘了雪花与柳絮交织飘落的场景,如同春日的浪漫情愫。
"泪粉凝啼眼,珍珠压舞腰"运用比喻,将雪花比作女子的眼泪和珍珠,形象地刻画出雪花落在人身上的娇态,仿佛是女子含泪的妆容和曼妙的身姿。最后,“东风自怜惜,留映赤栏桥”表达了东风对雪花的呵护,以及雪花在红栏桥前留下美丽影子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对春雪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怜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情感细腻,展现了春雪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画面,体现了杨基清新脱俗的诗风。
山中楼台一何丽,路人告是碧云寺。
入门莫问造者谁,建寺以来初见此。
黄金为中门,白玉为四墙。
檀心及桂枝,斲作栋与梁。
班倕督工墨,颠倒穷肺肠。
但令伟丽后莫比,不用局束循王章。
主人退思坐中堂,精神动天天为忙。
山灵擘洞石开裂,海若驱水龙彷徨。
眼中诸寺失颜色,可怜草木俱辉光。
吁嗟尔山何幸哉,昔闻硗确弥蒿莱。
牛眠应兆亦偶尔,绮绣杂沓从天来。
尔不见列侯金印何累累,城踰百雉圣所裁。
又不见闾阎流冗多饿死,沟溪白骨无人埋。
揽衣上马不忍顾,临风长叹令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