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浸三州混太虚,道通五岳纽坤舆。
瑶坛白兔藏仙鼎,宝洞苍龙守禹书。
烟月剩将閒处媚,风雷常与怒时俱。
渔郎个个不识字,惭愧高吟莫解居。
影浸三州混太虚,道通五岳纽坤舆。
瑶坛白兔藏仙鼎,宝洞苍龙守禹书。
烟月剩将閒处媚,风雷常与怒时俱。
渔郎个个不识字,惭愧高吟莫解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包山》,通过对包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其深远的意境和神秘的道教氛围。首句"影浸三州混太虚"描绘了山影倒映在湖面,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展现出山水的辽阔与虚无。"道通五岳纽坤舆"则暗示包山之道连接着天地四方,具有神圣的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瑶坛白兔藏仙鼎,宝洞苍龙守禹书"运用神话传说,将山中的洞穴和奇观赋予了神秘色彩,仙鼎和禹书象征着古代的智慧和神圣遗产。"烟月剩将閒处媚,风雷常与怒时俱"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了包山在宁静与狂放之间的动态美,烟月与风雷交织,增添了诗意的张力。
最后两句"渔郎个个不识字,惭愧高吟莫解居"以渔夫为视角,表达了对包山美景的赞美和自己无法完全领悟其深意的自谦,增添了人与自然对话的趣味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道教文化内涵,展现了祝允明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鱼轩富贵人间少。那堪更、有子雍容廊庙。
衮绣当斑衣,转色难心小。
手把乾坤重整顿,略□□、微生一笑。分晓。
是慈闱心事,如今著到。
帘幕早是寒生,又橙黄近也,菊花香了。
已劝九霞觞,春意浓于酒。
玉带金鱼欢舞处,更捷骑、红尘峡□。知否。
这花添锦上,年年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