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重华巡狩来,漓江庙宇野棠开。
山无桧柏皆岩穴,地有芝苓尽药材。
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
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
曾见重华巡狩来,漓江庙宇野棠开。
山无桧柏皆岩穴,地有芝苓尽药材。
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
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
这首明代杨基的《桂林即兴》描绘了桂林地区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貌。首句“曾见重华巡狩来”借用了舜帝重华巡游桂林的典故,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色彩。接下来的“漓江庙宇野棠开”写出了庙宇在春日盛开的野棠花映衬下的宁静与生机。
“山无桧柏皆岩穴”描绘了桂林山水奇特的地形,山石嶙峋,洞穴众多。而“地有芝苓尽药材”则突显了此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合草药生长。诗人通过衣物的描写,“花布短衣齐膝制,竹皮长帽覆眉裁”,展现了当地人民朴素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最后一句“也应风土交州近,丹荔红椒不用栽”暗示桂林接近古代交州之地,气候适宜,无需种植热带水果如荔枝和红椒也能自给自足,流露出对桂林独特地理环境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桂林的风土人情和物产丰饶,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世人行已多愧天,兴衰变幻如浮烟。
程氏承家惟种德,世泽如水流蜿蜒。
笃生封君能述事,长桥特驾河之次。
青云端望子成名,驷马何劳客题字。
忠壮云仍今几房,封君真足增前光。
济人自是阴功厚,食报早见鹓雏翔。
春风射策金銮殿,敕使传宣催赐宴。
冬官政绩帝所嘉,锦诰恩封人共羡。
积善由来庆有馀,从兹万里皆亨衢。
行见公侯复其始,纷纷薄俗谁能如。
贵溪之山凌紫虚,一双彩凤山中居。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望军都兮穹窿。雄关峙兮居庸。苍翠兮蒙茸。
纷苒苒兮凌风。城巍巍兮两山。临玉塞兮跨高寒。
车辚辚兮结驷,风萧萧兮木叶殷。淙悬崖兮珊珊。
恍鸣琴兮清弹。闻仙人兮昔降,遗玉枕兮不刊。
召韩生兮肃之,乃顾余兮一粲。
驾黄鹄兮高飞翔,薄层云兮入霄汉。
皇风畅兮八极。荡胡尘兮灭熄。
邀浮丘兮赋诗,歌四海兮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