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缘初了,名山隐共偕。
封胡群从贵,齑臼外孙佳。
彤管谁相诔,黄肠恸此埋。
床头啼幼女,手泽在遗钗。
婚嫁缘初了,名山隐共偕。
封胡群从贵,齑臼外孙佳。
彤管谁相诔,黄肠恸此埋。
床头啼幼女,手泽在遗钗。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初春哭仲妹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已故妹妹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句“婚嫁缘初了”,点明妹妹生前已经完成了婚姻大事,步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接着“名山隐共偕”一句,表达了妹妹与兄长共同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的理想追求。
“封胡群从贵,齑臼外孙佳”两句,通过对比妹妹与家族其他成员的不同命运,强调了妹妹的特殊地位和她对家庭的贡献。其中,“封胡”可能是指家族中的显赫人物,“群从贵”则指家族中其他人的显赫地位,而“齑臼外孙佳”则是对妹妹作为家族后代的赞美,暗示她不仅在家族中地位尊贵,而且在家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彤管谁相诔,黄肠恸此埋”两句,运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比喻手法,将妹妹的去世比作失去了珍贵的彤管(古代书写工具)和黄肠(古代贵族墓室的装饰材料),表达了诗人对妹妹去世的极度悲痛和怀念之情。
最后,“床头啼幼女,手泽在遗钗”两句,通过描述妹妹去世后,幼小的女儿在床头哭泣的情景,以及妹妹留下的遗物——钗,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妹妹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这些细节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细腻、感人,让人深刻感受到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悼念。
方丈有门出不钥,见个山童露双脚。
问伊方丈何寂寥,道是虚空也不著。
闻此语,何欣欣,主翁岂是寻常人。
我来谒见不得见,谒心耿耿生埃尘。
归去也,波浩渺,路入蓬莱山杳杳。
相思一上石楼时,雪晴海阔千峰晓。
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
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
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
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
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
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
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倖卿。
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
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
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
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
地上江河天上乌,百年流转只须臾。
平生闲过日将日,欲老始知吾负吾。
似豹一班时或有,如龟三顾岂全无。
古来晚达人何限,莫笑空枝犹望苏。
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
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
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
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
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
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
一饱百情足,一酣万事休。
何人不衰老,我老心无忧。
仕者拘职役,农者劳田畴。
何人不苦热,我热身自由。
卧风北窗下,坐月南池头。
脑凉脱乌帽,足热濯清流。
慵发昼高枕,兴来夜汎舟。
何乃有馀适,祗缘无过求。
或问诸亲友,乐天是与不。
亦无别言语,多道天悠悠。
悠悠君不知,此味深且幽。
但恐君知后,亦来从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