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皓兮方晓,五湖冰兮复雪。
尽大地兮无瑕,如寸心兮不涅。
千山皓兮方晓,五湖冰兮复雪。
尽大地兮无瑕,如寸心兮不涅。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湖面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千山皓兮方晓,五湖冰兮复雪",开篇即以“千山皓”、“五湖冰”、“复雪”描绘出一幅冬日冰雪覆盖的辽阔景象,山川银装素裹,湖泊冰封雪覆,展现出冬日的静谧与庄严。
接着,“尽大地兮无瑕,如寸心兮不涅”,诗人将这种外在的自然景观与内心的纯净相联系,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这里的“无瑕”和“不涅”分别形容大地的纯净无染和内心的永恒不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冬日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其对内心世界纯净与恒久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高攀龙作为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宣城死诸葛,管城不中书。
我无操舟长,顾病河流纡。
朝来罢茶瓯,闲诗念追摹。
毛锥不胜任,一战惊摧车。
孙郎吴中回,此物富有馀。
自云得秘法,蠹口绝觊觎。
君今英妙年,赋成似相如。
自宜给笔札,奏技承明庐。
非如寒窗人,章句分锱铢。
多贮竟胡为,何妨稍遗余。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策蹇同来秋始高,肃霜于此背征袍。
别离摇落谁入句,险阻艰难卒岁劳。
好在梅花千雪树,因思我友两文豪。
莫道凶年政艰食,径须一醉办糜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