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会寺》
《海会寺》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古风

中峰如法王,师子据其右。

老僧初开堂,辛苦此结构。

欲令震旦国,举首眺灵鹫。

天高龙象雄,地迥猿鸟瘦。

钟鼓运风涛,楼台出云岫。

我来访五老,逮此成三宿。

沈沈青莲地,可踏不可漱。

禅人数十辈,梵诵宵达昼。

为喜观威仪,频来听经咒。

弥天左蠡浸,收取作阶霤。

风帆散万叶,沙鸟飘千豆。

禅心止水定,客面观河皴。

闻僧昔面壁,绝粒坐岩窦。

今年八十余,爽健神所祐。

其徒勇写经,坚苦本师授。

周身万毛孔,一孔一针漏。

华严几万字,一字一血透。

吾闻兼爱术,不惜顶与脰。

儒家好批根,所见无乃囿。

孔墨何龂龂,仰窥大圜覆。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易顺鼎所作的《海会寺》,描绘了海会寺的壮丽景象和僧侣们的修行生活。首句“中峰如法王,师子据其右”以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法王,狮子象征威严,形象生动。接下来描述了寺庙的艰辛建造,以及期望它能吸引四方信徒前来瞻仰。

诗中通过“天高龙象雄,地迥猿鸟瘦”展现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开阔与深远,以及自然环境的雄浑。楼台钟鼓声浪涛般回荡,僧众日夜梵唱,显示出浓厚的宗教氛围。诗人自己在此逗留多日,感受了寺庙的宁静与深沉。

“沈沈青莲地,可踏不可漱”表达了对寺庙净土的赞美,而僧人们的苦修则在“禅人数十辈,梵诵宵达昼”中得以体现。诗人还提到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僧,依然坚持苦修,弟子们抄写佛经,甚至不惜身体之苦。

最后,诗人对比了佛教的兼爱精神与儒家的局限性,认为儒家过于拘泥于理论,而佛教的修行更为深入。整首诗以对海会寺的描绘和对僧侣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不同思想体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六绮吟堂

美景良辰奚遣兴,铺笺点笔每敲吟。

是予结习非予善,要亦不因此放心。

(0)

才觉逾旬天泽徯,昨宵问彻好云低。

清晨细点方成霔,过午平原已作泥。

二麦正资抽穗饱,大田都庆吐秧齐。

感恩讵敢云图报,惟有敬勤勉日跻。

(0)

昆明湖泛舟至玉泉山·其二

育蚕种稻学江南,率欲因之民务探。

耕织图边看活画,四明楼璹较应惭。

(0)

驻跸端村

延釐台麓归,取便省南畿。

仁祖恩今在,慈宁寿古稀。

烟宫宜豫养,八政慎几微。

猎舫沙汀集,聊将试水围。

(0)

雨·其五

??入夕益飘萧,添得微凉天泬寥。

大野云低㸐烛早,旃庐欹枕听清宵。

(0)

登广惠寺塔

别致从奇花塔称,庑廊那泥十三层。

雁王不异真如性,象教恒标最上乘。

历历隋唐一弹指,依依风月两良朋。

朅然题句朅然去,付与初非识字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