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一》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秋容未觉成萧飒,脩竹疏桐阴四匝。

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

对床邀月入高谈,梦想从来谢三接。

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

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诚有意涉其流,请为安行具舟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竹、桐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通过“秋容未觉成萧飒”一句,巧妙地表达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并存的特点。接着,“脩竹疏桐阴四匝”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清冷。

“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先生的到来比作落叶般悄然而至,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体现了人物的高雅与神秘。同时,通过“对床邀月入高谈”描绘了一幅月下长谈的画面,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两句,借用了“是非”与“炎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保持内心纯净的坚持。这里使用了“炎空”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鸥鸟”这一意象,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无知的鸥鸟也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从而引出“天机在眉睫”的感慨,即人生的智慧与真理就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最后,“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里的“无何乡”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世界,一个超越现实束缚的地方。而“一念能回百千劫”则强调了一个人的念头或行动能够改变命运的力量,体现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思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深秋的景色,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衢州杂诗二首·其二

轩名师竹植幽篁,更有荷花自在香。

非佛非仙心似水,北窗闲受晚风凉。

(0)

清涧田舍

卜筑溪桥得自然,疏渠直欲响鸣泉。

几宵鱼子风生暝,一夜桃花水上田。

丘壑有缘非妄境,阴晴咸好是春天。

幸逢酿贱常沾醉,闲与邻翁说往年。

(0)

感旧吟五首·其四沈敬裕中丞

高轩陋巷屡相过,坐久炊烟起夕柯。

手写余皇诗一纸,感时同下泪滂沱。

(0)

中秋

万里清光万里天,一年几见月华圆。

东家歌管西家酒,不到天明不肯眠。

(0)

舟过江村

日拥琴书驾一航,计程今已到江乡。

不知身入王维画,红树青山雁几行。

(0)

宿冶父寺

一径入翠微,泉声下古壑。

高峰若崩云,密树噪寒鹊。

我来秋已深,松涛翻殿阁。

不知明月生,但觉霜华薄。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