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卉连枝见二难,妖红香泽两相看。
谁畦百亩思公子,空下千行对所欢。
粉黛尚惊炎汉月,光风长拂楚臣冠。
宁须角险骚坛上,一夜悲歌折澧兰。
幽卉连枝见二难,妖红香泽两相看。
谁畦百亩思公子,空下千行对所欢。
粉黛尚惊炎汉月,光风长拂楚臣冠。
宁须角险骚坛上,一夜悲歌折澧兰。
这首诗描绘了盛葵园中两种花卉——虞美人与蕙并肩生长,同时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两种花卉的美丽与和谐共存。
首句“幽卉连枝见二难”,以“幽卉”形容花卉的隐蔽与神秘,而“连枝见二难”则暗示了虞美人与蕙的紧密相连,仿佛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使得这两种花卉能够共同生长,相互映衬。
接着,“妖红香泽两相看”一句,运用了“妖红”来形容虞美人的鲜艳与妖娆,而“香泽”则描绘了其香气四溢的特质。这两者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画面。
“谁畦百亩思公子,空下千行对所欢”两句,借用了田园风光的意象,将花卉比作贵族的思念与欢愉。这里“公子”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而“所欢”则是指心中的挚爱。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粉黛尚惊炎汉月,光风长拂楚臣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花卉的赞美。这里“粉黛”指的是花卉的颜色与光泽,“炎汉月”则象征着明亮与辉煌。而“光风”与“楚臣冠”则分别代表了清新的空气与高雅的气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花卉的完美形象。
最后,“宁须角险骚坛上,一夜悲歌折澧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生命力的赞叹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认同。这里的“骚坛”指的是文学创作的场所,而“澧兰”则是古代著名的香草,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诗人认为,即使是在文学创作的舞台上,也无需刻意去追求艰涩或深奥,因为自然界的美好与真挚已经足够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卉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生活与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