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
客髭生白早,丛木落青迟。
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
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涯。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
客髭生白早,丛木落青迟。
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
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宇昭的作品《寄保暹师》,表达了诗人身处荒山病中,对友人保暹师的思念之情。首句“吟会失秋期”描绘了诗人因沉浸在吟咏之中而忽略了季节的流转,暗示了内心的专注与孤独。接下来,“荒山寄病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艰难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
“客髭生白早”写出了诗人因客居他乡,胡须过早变白,流露出岁月无情和人生漂泊之感。“丛木落青迟”则通过对比树木叶子的凋零,表现出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落叶的迟缓似乎反映了诗人心境的沉重。
“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猴子在莎草丛中寻找水源,阴冷的虫子占据菊花篱笆,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寂静的氛围,寓言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和环境的清冷。
最后,“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又遥不可及,只能在霜月下的远方寄托这份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身处逆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齐桓有国东海头,贤声藉藉闻诸侯。
会盟歃血霸中土,能以大义尊宗周。
当时左右赖良弼,弓旌不惜频招求。
君门万里孰能达,犹有隐沦甘饭牛。
宁生驱车卧牛下,夜叩牛角商声讴。
南山白石发高兴,坐叹尧舜逢无由。
短衣至骭老贫贱,壮志功名行且休。
公闻歌声加敬礼,知乃异士非常流。
一朝振拔置相位,宵旰与之图治谋。
功光赐履保民社,麟笔曾经宣圣修。
攘夷匡世岂不美,惜假仁义无弘猷。
何如圣主建皇极,钓渭耕莘俱见收。
群贤致主迈三五,宁有耆畯居林陬。
赓歌响荅在庭陛,永固皇图千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