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度卢沟。
感深风木暌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
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
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
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度卢沟。
感深风木暌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
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
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卢沟桥时所见的秋景与内心的感受。首联“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度卢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薄雾轻霜中卢沟桥的静谧与庄严,行旌(古代军队出行时所举的旗帜)的出现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感深风木暌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风木象征着岁月的变迁,暌逾岁意味着分别已久;鼎湖和易州则是地名,这里可能寓含着对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追忆。
颈联“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晓月之下,河流蜿蜒,仿佛是自然界的诗篇。逸句指的是超凡脱俗的诗句,这里可能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
尾联“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则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喜悦,芃芃满绿畴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稻谷丰盈的田园风光,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生活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