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烟山霭树冥冥,船在丹青画里行。
如是苕溪二三月,南边雨落北边晴。
水烟山霭树冥冥,船在丹青画里行。
如是苕溪二三月,南边雨落北边晴。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画卷。诗人张宁以“竹鹤老人画”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相融合,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魅力。
首句“水烟山霭树冥冥”,描绘了烟雾缭绕的山水间,树木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船在丹青画里行”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画面的中心——一艘小船缓缓穿行于这幅流动的山水画中,仿佛是画家精心布置的一笔,增添了动态之美。
后两句“如是苕溪二三月,南边雨落北边晴”,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比南边和北边的不同天气状况,不仅展现了苕溪地区多变的气候特点,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和谐共生的哲理。这样的描绘,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生活哲思的巧妙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视觉与情感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多年绿幕黄帘,瓶花黯黯无谁主。
荀陈迹远,燕吴路断,何人星聚。
四圣楼台,水仙华表,冷烟和雨。
但徘徊梦想,美人不见,空犹记、铁炉步。
过尽凉风天末,堕华笺、行行飞翥。
一端翠织,锦鲸茅屋,天吴惊舞。
念我何辰,涸阴冰子,生怜金虎。
恨儿痴不了,山川悠缅,共君黉宇。
金闺彦,荷蒉过山前。把钓坐溪边。
呼来每得天颜笑,放归犹作地行仙。
尽教人,瞋避俗,谤逃禅。且缄了、淳夫三昧口。
更袖了、坡公三制手。宁殿后,不争先。
小于卫武二十岁,大于绛老两三年。
这高名,并上寿,几人全。
万字如针缕。忆王郎、丹墀大对,气为文主。
贵近旁观俱失色,仰止如天圣度。
笑杜牧、成名居五。
晚面清光犹苦谏,似封人、恳切言君母。
谪尘世,错行路。当时宜和薰风句。
又那知、青云一跌,被才名误。
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
怪两鸟、新来停语。
不是先生高索价,问何时、宰相先生许。
举杯祝,莫倾柱。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
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贻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尽今生、十分珍卫。
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
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
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
维摩居士室,晨有鹊、噪檐声。
排闼者谁欤,冶容袨服,宝髻珠璎。
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
姑射神仙雪艳,开元妃子春酲。鄜延第一次西京。
姚魏是知名。向欧九记中,思公屏上,描画难成。
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
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