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三径里,别有一天开。
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
睡凭莺唤觉,书倩鹤衔来。
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
偶然三径里,别有一天开。
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
睡凭莺唤觉,书倩鹤衔来。
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首句“偶然三径里,别有一天开”便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仿佛在说,不经意间踏入这片小径,却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接下来,“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环境的古老与自然的生机,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就像是岁月的痕迹,山路被苔藓覆盖,更添了几分原始的野趣。
“睡凭莺唤觉,书倩鹤衔来”则进一步展示了这里的宁静与和谐。黄莺的啼鸣唤醒了沉睡,鹤的飞翔带来了书卷,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最后,“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将画面推向了极致,诗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僧人的归来,而天空中的闲云似乎也未完全散去,留给人无尽的遐想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感悟。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谋,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有弟辞我去,明日隔风烟。
茭青岭头云,忆别二十年。
上有古峰峦,下有深涧川。
我昔去家时,过此涕泪涟。
汝今复经行,岂不念鸰原。
人生皆有别,此别有何言。
我年七十四,去日箭脱弦。
汝虽后十年,鬓发已苍然。
世味只如此,恩义以为先。
会少别良多,杯酒且留连。
何以寿卯君,赠之新诗篇。
名父飞凫席庆长,良人傅粉旧传芳。
篮舆曾带阳台雨,花院俄沉婺宿光。
表表门眉看列倩,诜诜兰玉有诸郎。
不唯綵诰生前宠,更有丰碑自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