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淑人挽诗》
《俞淑人挽诗》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名父尹京日,移天冠柏台。

齐眉丰俎豆,继踵蜕尘埃。

德比人如玉,情钟子在梅。

山高云不去,虞殡有馀哀。

(0)
鉴赏

这首挽诗《俞淑人挽诗》由宋代诗人洪适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品德的崇敬。

首句“名父尹京日,移天冠柏台”描绘了逝者父亲在京城任职的显赫身份,以“移天冠柏台”形象地表达了其地位之高,如同将天空移至柏树之上,以此来赞颂其影响力和地位。

接着,“齐眉丰俎豆,继踵蜕尘埃”两句,通过“齐眉”这一细节,展现了逝者家庭和睦、生活富足的场景;“俎豆”则象征祭祀活动,暗示逝者家族礼仪之盛,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美德的传承。而“继踵蜕尘埃”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逝者离世后,其美德如同尘埃般散落人间,影响深远。

“德比人如玉,情钟子在梅”进一步赞扬了逝者的高尚品德,将之比作温润如玉,寓意其人格之美;同时,以“情钟子在梅”表达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如同梅花一般,即使在寒冷中也能绽放出独特的美丽,象征着逝者情感的纯洁与坚韧。

最后,“山高云不去,虞殡有馀哀”以自然景象为喻,山高云留,象征逝者的影响长久不衰;“虞殡有馀哀”则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即使在安葬之后,哀思依旧难以平息,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也深刻地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崇尚与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挽诗佳作。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次陈宪副粹之见寄

山石崎岖路屈盘,使君行部不辞难。

车乘鹭羽辛勤到,匣有龙泉子细看。

甘雨满天春共煦,清冰出壑夏犹寒。

豺狼远遁风尘息,见说边人处处安。

(0)

贺彭方伯升都宪

四灵克牣未为祥,共喜真才入庙堂。

盛代明良忻有遇,全闽山水倍增光。

云霓不负苍生望,汗简当流百世芳。

正气微茫今复振,为公填就铁心肠。

(0)

莲峰卿云次郑同舍贤韵

莲岫倚空苍,卿云忽降祥。

九霄悬锦绮,五色焕文章。

远霭兼山碧,非烟带日黄。

虞廷如可献,将补舜衣裳。

(0)

华亭渡

古渡三更月,芦花两岸秋。

生平羡鱼意,分付水东流。

(0)

十二声诗·其九柝声

戍楼频击柝,中夜旅魂惊。

梦鹤回千里,晨鸡破五更。

明明围伏枕,一一绕愁城。

回首孤峰宿,何曾得此声。

(0)

谢黄汪千惠茗

老僧长斋三十年,眼前世味皆腥膻。

清泉白石供饮漱,浓华澹薄殊天渊。

年来衰病且消渴,地炉活火时烹煎。

非无村茶及野荈,入口羞涩如戈鋋。

我闻武夷之山山九曲,三十六峰名洞天。

中间草木蕴灵气,紫茸绿叶生春前。

山人摘茶带星月,提筐归去凌朝烟。

风时火候发香味,心灵手敏通经权。

三瞻四顾方什袭,奇货可居稀入廛。

知音千里远相访,杖头罄解青蚨钱。

一朝驰入大庾岭,真香真色犹新鲜。

老僧内热唇齿燥,闻名注想空垂涎。

多谢主人黄叔度,散步行歌来日暮。

袖中分得建溪春,留与枯禅作甘露。

千顷汪波见素心,两腋清风涤烦虑。

惊起林间病渴人,相呼相唤吃茶去。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