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这首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病中 诗十五首》中的《罢灸》,是一首表达诗人在病痛中对佛法和医药两种救赎方式的思考与感慨。诗中“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两句,通过询问病痛如同佛陀所讲之法将如何比喻,以及万物无常、生死轮回之理,不由得人唏嘘。
接着,“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净名念诵与医家用艾灸治疗的态度。诗人并不认同这些方法,认为它们如同对着虚空进行无谓的努力,因此带有几分自嘲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体验,以独特的视角触摸了生命、疾病与救赎之间微妙而深邃的关系。白居易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也反映出诗人在痛苦中寻求解脱的心路历程。
吏情临老盍偷閒,异县人风倦往还。
古屋半摧元是冢,重冈相带不成山。
升平是处容糊口,应接非心祗强颜。
早晚骑鲸跨沧海,欲抛簪笏寄人间。
韦偃树石名天下,后日良工无及者。
任侯借我枯木图,石气苍茫若唐画。
画时只用床头笔,与可亲题是真迹。
霜皮合抱隐不彰,老盖支离存半壁。
梢摧骨朽心已穿,干烂龙鳞体犹瘠。
生意虽休根柢在,崛强杈牙倚天黑。
胶流断节文理深,笋枝剥落如针直。
坐久疑行古塞外,凌空惨淡千年色。
起身就视觉有神,不见笔痕惟淡墨。
岂徒挥洒无人似,苦节清风贫到死。
任侯珍重竟何如,不独画好心君子。
若使与可为俗流,枯木虽佳侯不收。
东风吹大河,北客思故乡。
门前车且留,念此道路长。
子服儒衣冠,其家有禁方。
非徒学之精,而又心术良。
闻声辨生死,易臂知阴阳。
救瘵先闾里,懒上王公堂。
子来视余疾,反侧方在床。
头风应手愈,珍重不敢忘。
遗我刀匕药,三年用康强。
我家乏黄金,我才非庾郎。
赠子不成礼,秃笔题药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