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谈道亦云旧,远自太史牛马走。
区区分别竟何为,扰扰祇添心上垢。
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
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
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
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
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
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自太史牛马走。
区区分别竟何为,扰扰祇添心上垢。
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
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
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
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
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
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儒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内心的追求。诗中首先提到儒林中谈论道义的传统,追溯到古代太史,但诗人质疑过分区分儒道有何意义,认为这只会增加内心的纷扰和杂质。接着,诗人强调道的广大无边,超越世俗的界限,如同江河中的泡沫,消散后彼此无存。
诗人以自己的丈人为例,称赞他内心纯净如冰玉,不受世事浮华所动,常年修行却浑然不知,对各种宗教理论一笑置之。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道并非来自外在的信仰或理论,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体现,无需执着于佛教的五叶派别。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道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态度,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表面区分和争论的超越。苏辙的诗风平实而深沉,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