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将临耤,三推预习耕。
脉膏方起动,节序过清明。
礼以勤农重,诗因触念成。
犹思终亩教,望岁倍关情。
千亩将临耤,三推预习耕。
脉膏方起动,节序过清明。
礼以勤农重,诗因触念成。
犹思终亩教,望岁倍关情。
此诗描绘了皇帝亲临丰泽园,参与耤礼与耕作的情景,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与期望丰收的心情。首句“千亩将临耤”展现辽阔的农田即将迎来重要的祭祀仪式,预示着农事的开始。接着“三推预习耕”则描述了在正式耕种前的准备工作,显示出对农业活动的周密安排。
“脉膏方起动”一句运用比喻,将土地比喻为膏脂,生动地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节序过清明”点明时节已至清明,正是播种的好时机,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
“礼以勤农重,诗因触念成”表达了通过礼仪来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和诗人因感慨而创作诗歌的心境,体现了文化与农事的紧密联系。最后,“犹思终亩教,望岁倍关情”表达了对农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年成的深切期盼,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关怀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农业颂歌。
蓟门随去住,游眺此身轻。
云起千峰白,泉流一涧清。
寒沙馀马迹,初日散鸦声。
恰自长林转,翻依峭壁行。
空中孤磬落,松下老僧迎。
碧玉开禅径,黄金作化城。
共言超有象,谁会入无生。
何必匡庐上,遥寻惠远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