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根离尘壒,写影依澄泚。
风流夷惠间,秀逸云霞里。
凭栏细雨濛,一览清都美。
几曾负芳华,坐可忘忧喜。
识得濂溪意,在彼不在此。
托根离尘壒,写影依澄泚。
风流夷惠间,秀逸云霞里。
凭栏细雨濛,一览清都美。
几曾负芳华,坐可忘忧喜。
识得濂溪意,在彼不在此。
此诗描绘了莲花的高洁与脱俗之美。首句“托根离尘壒,写影依澄泚”以莲花生长于清澈之水,远离尘埃,象征其纯净无瑕的品质。接着“风流夷惠间,秀逸云霞里”则进一步赞美莲花在自然界的独特风姿,如同隐士般淡泊名利,又如仙人般超凡脱俗。诗人通过“凭栏细雨濛,一览清都美”一句,将莲花置于细雨蒙蒙之中,更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同时也展现了莲花在清幽环境中独有的魅力。
“几曾负芳华,坐可忘忧喜”表达了莲花虽生于世间,却能保持其内在的芳香与美丽,不受外界喜怒哀乐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识得濂溪意,在彼不在此”引用了周敦颐(濂溪先生)对莲花的赞誉,强调了莲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莲花所代表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
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
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
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
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