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呼风作雅音,石梁溪渡景沈沈。
山横宿霭晓晴薄,人倚曲阑秋思深。
颍水空遗黄鹤恨,茂陵多感白头吟。
栖迟莫厌归来晚,明月惊乌绕故林。
古树呼风作雅音,石梁溪渡景沈沈。
山横宿霭晓晴薄,人倚曲阑秋思深。
颍水空遗黄鹤恨,茂陵多感白头吟。
栖迟莫厌归来晚,明月惊乌绕故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联“古树呼风作雅音,石梁溪渡景沈沈”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古树与风赋予了生命,它们仿佛在低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山横宿霭晓晴薄,人倚曲阑秋思深”两句,通过晨雾和秋日的景色,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的思绪的深远。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意境美。
“颍水空遗黄鹤恨,茂陵多感白头吟”则运用典故,借黄鹤与白头翁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黄鹤一去不复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白头吟则暗示了年华老去的哀愁。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历史文化的深度。
最后,“栖迟莫厌归来晚,明月惊乌绕故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回归的期待。即使归途漫长,也要勇敢前行,因为心中有明月相伴,有故乡的乌鸦在夜空中歌唱,这份温暖与陪伴足以驱散旅途的疲惫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堂堂灌将军,非与侯者俦。
挺身入吴垒,发愤报父雠。
声名震朝野,意气凌斗牛。
鸿毛视贵戚,加敬贫贱流。
及其去官日,只结魏其侯。
武安约无信,是启怒所由。
况于行酒间,一语辄不投。
遂乃致奇祸,魏其甘与侔。
朝臣两可奏,太后鱼肉忧。
上书竟不辨,弃市渭城休。
地下为鬼雄,怒目亟复雠。
武安族已矣,一死俱荒丘。
虽云冥漠事,亦是朝廷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