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错认杏花村,染得猩红浅复深。
不道山香盈小院,林家当日是知音。
几回错认杏花村,染得猩红浅复深。
不道山香盈小院,林家当日是知音。
这首诗名为《红梅(其一)》,作者胡瑗是明末清初的文人。诗中通过描绘对杏花村的误识和红梅颜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独特感受。"几回错认杏花村"暗示了诗人曾多次将红梅误认为杏花,而"染得猩红浅复深"则生动描绘了红梅颜色由浅至深的变化,犹如猩红般鲜明。最后两句"不道山香盈小院,林家当日是知音",诗人感慨自己未能早识红梅之美,将其比作知己,表达了对红梅香气与内在品质的欣赏,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梅寓人,借物抒怀,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