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风前叶,人情屋上乌。
苍生犹有劫,群盗尚稽诛。
鼓枻逢渔父,缨冠笑腐儒。
宵来望天末,云气正模糊。
生事风前叶,人情屋上乌。
苍生犹有劫,群盗尚稽诛。
鼓枻逢渔父,缨冠笑腐儒。
宵来望天末,云气正模糊。
这首清代诗人顾翃的《村居(其二)》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和人事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观察与思考。
"生事风前叶",形象地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如同风中的树叶,随风摇曳,难以自主。"人情屋上乌"则以屋檐上的乌鸦比喻人情冷暖,暗示世态炎凉,人心难测。这两句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人情的复杂。
"苍生犹有劫,群盗尚稽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百姓苦难的忧虑,认为尽管天下仍有劫难未除,盗贼横行,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鼓枻逢渔父,缨冠笑腐儒",通过渔父和腐儒的对比,渔父象征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而腐儒则代表了世俗的束缚和教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嘲讽。
最后两句"宵来望天末,云气正模糊",描绘了夜晚时分,诗人遥望远方,只见天边云气缭绕,景象朦胧,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忧患意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倚醉微赪,佯羞浅绛,相映妒煞桃花。
艳名增重,颦莫效西家。
旭日魫窗穿照,光艳射、和雪朝霞。
东风里,红红翠翠,生怕绣帘遮。嫌他。
脂粉污,蛾眉淡扫,芳泽无加。
更佳如秋菊,鲜若晨葩。
任尔芙蓉三变,浓和澹、莫漫惊夸。
兰闺静,秀餐长饱,相对茜窗纱。
一上城楼望,秋初景已凉。
日沈高阁里,云起小溪旁。
白练随波浪,金乌入栋梁。
遥空晖隐隐,深壑水泱泱。
壮丽千寻耸,苍茫万笏将。
逐风来四面,带雾蔽中央。
祇有浓阴布,都无烈焰张。
临江增爽气,吟咏忆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