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纵笔二首·其二》
《纵笔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金应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迎到春归又送春,年年镜里鬓丝新。

衔杯却喜来今雨,开卷常惭对古人。

旧事有情频入梦,好花无处不为邻。

半生眼底多兴替,何必名园寄此身。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应澍的《纵笔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首联“迎到春归又送春,年年镜里鬓丝新”,以春的轮回象征时间的流逝,每年在镜子中看到自己鬓发渐白,感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的回归与离去视为自然界的循环,而“镜里鬓丝新”则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痕迹在诗人身上的显现。

颔联“衔杯却喜来今雨,开卷常惭对古人”,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与历史的态度。其中,“来今雨”可能是指朋友聚会或宴饮,诗人“衔杯”表示享受当下,但内心却因“常惭对古人”而感到不安。这反映了诗人既珍惜眼前的生活,又对古代先贤的成就和智慧怀有敬仰之情,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颈联“旧事有情频入梦,好花无处不为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旧事虽已成过往,但在梦中仍能重温,体现了记忆中的美好时刻对诗人情感的影响。同时,诗人希望“好花无处不为邻”,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尾联“半生眼底多兴替,何必名园寄此身”,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在经历了半生的风风雨雨后,诗人认识到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是名园还是平凡之处,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里的“何必名园寄此身”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更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金应澍
朝代:清

字晴初,号澹盦,谔子。著有澹盦自娱草,邑志传耆旧。
猜你喜欢

秋日怀松竹旧友·其一

松竹隐君子,别来安稳不。

音书迟寄雁,风雨又惊秋。

金井叶黄落,青灯人白头。

客怀难著语,谁共赋牢愁。

(0)

继韩尚书春日舟行韵·其一

河水拍堤清且涟,堤联南陌与东阡。

浮家泛宅苕溪路,老却春光又一年。

(0)

减字木兰花

月明如昼。占断小楼供把酒。入眼人人。

如月精神更有情。大家休睡。留到天明和月醉。

生怕醒来。月到波心忆酒媒。

(0)

琐窗寒

倦拂鸳衾,羞临鹊鉴,懒开窗户。

韶华暗度,又过妒花风雨。

掩熏炉、怕闻旧香,柳阴只有黄莺语。

似向人、欲说离愁,因念未归行旅。春暮。知何处。

便不念芳年,正当三五。轻衫快马,去逐狂朋怪侣。

便罗帷、香阁顿忘,枕边要语曾记否。

趁芳时、即早归来,尚可殢清俎。

(0)

忆旧游

念区区远宦,带月侵晨,燃烛中宵。

在昔曾游遍,过三湘下浙,二水通潇。

小舟暂辍兰棹,羸马复鞭摇。

但旧日雄图,平生壮气,往往潜消。迢迢。

向年事,记艳质平堤,曾共听镖。

醉□游沙市,被疏狂伴侣,朝暮相招。

怎知后约难再,牛女隔星桥。

待远结双成,他时去窃千岁桃。

(0)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十小亭

方亭惟四柱,对峙花竹间。

下有雪岭水,淙流日潺潺。

宛如双綵舸,缆向春波湾。

欲起江湖心,而奈风涛艰。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