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耕亭下好溪山,顷顷都归方寸间。
谷种但施平坦地,町畦不用巧机关。
雨旸自有天公管,穫歛从知人事难。
最是子孙长久计,食时须记创时难。
留耕亭下好溪山,顷顷都归方寸间。
谷种但施平坦地,町畦不用巧机关。
雨旸自有天公管,穫歛从知人事难。
最是子孙长久计,食时须记创时难。
这首诗描绘了留耕亭周围美丽的山水景色,以及对耕作与自然、人事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留耕亭下好溪山”,点明地点,以“好”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之情。接着,“顷顷都归方寸间”,则将广阔天地之景浓缩于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深邃。
“谷种但施平坦地,町畦不用巧机关。”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耕作的道理,强调了顺应自然、简单朴素的重要性,反对过度人工化的繁琐操作。这不仅是对农业实践的智慧总结,也暗含了对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的启示。
“雨旸自有天公管,穫歛从知人事难。”这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对比,指出自然规律不可违抗,而人事的复杂与困难则需智慧与努力去应对。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界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人类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最后,“最是子孙长久计,食时须记创时难。”诗人将目光投向未来,强调了为后人着想、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也蕴含了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考量,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农事活动,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情怀。
出城见禾黍,精神渐已旺。
附都百万家,食指庶堪望。
东南事转输,储需众企仰。
齿繁地不辟,矧可游手旷。
念此力田农,妇子勤馌饷。
炙肤当炎熇,没骭被新涨。
颗粒易金钱,宁有富贵想。
富贵须生成,岂能人力创。
一食中人产,一衣百宝装。
踏青油幕车,问夜销金帐。
瓜果荐冰槃,焚香合郁鬯。
那知终岁勤,仅堪出入量。
风雨不从人,灾祲转多恙。
歉收少盖藏,所幸免寇攘。
乃者官符下,老幼生惆怅。
西邻有逃亡,问尔胡不防。
东邻有杀牛,问尔胡未访。
株累经旬月,不能达一状。
堂上养威严,但愿速加杖。
黄口尚待哺,残喘泣相向。
安得念民艰,尽如太守况。
《出城篇》【清·金朝觐】出城见禾黍,精神渐已旺。附都百万家,食指庶堪望。东南事转输,储需众企仰。齿繁地不辟,矧可游手旷。念此力田农,妇子勤馌饷。炙肤当炎熇,没骭被新涨。颗粒易金钱,宁有富贵想。富贵须生成,岂能人力创。一食中人产,一衣百宝装。踏青油幕车,问夜销金帐。瓜果荐冰槃,焚香合郁鬯。那知终岁勤,仅堪出入量。风雨不从人,灾祲转多恙。歉收少盖藏,所幸免寇攘。乃者官符下,老幼生惆怅。西邻有逃亡,问尔胡不防。东邻有杀牛,问尔胡未访。株累经旬月,不能达一状。堂上养威严,但愿速加杖。黄口尚待哺,残喘泣相向。安得念民艰,尽如太守况。
https://shici.929r.com/shici/mkA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