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青山过雨浓,分明倒满玉芙蓉。
令人却忆匡庐顶,百丈银河下碧峰。
溪上青山过雨浓,分明倒满玉芙蓉。
令人却忆匡庐顶,百丈银河下碧峰。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色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首句“溪上青山过雨浓”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雨后山峦的浓重色彩,仿佛雨水赋予了山林更深沉的绿意。接着,“分明倒满玉芙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影倒映在水中比作玉芙蓉,形象地展现了水面上山影的清雅与纯净,如同珍贵的玉石般晶莹剔透。
“令人却忆匡庐顶,百丈银河下碧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与情感的联想。这里将眼前的景象与著名的庐山(即匡庐)相联系,通过想象中百丈瀑布从碧绿的山峰间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邃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追求和人文情怀。
共工触何山,裂作磨盘坚。
中道相弃置,愚公不能迁。
一身落盘中,周回任盘旋。
云霾簸其坳,日月摩其边。
下坡蠖屈伏,上坡蛇蜿蜒。
宽途仍窄步,左径还右穿。
四角如饼缘,乱石如星躔。
疲马策蚁封,轻车挽铁船。
车辙碍马蹄,旅客被拘牵。
自朝至日昃,不离山势圆。
侧碾一无水,圆盖惟有天。
不过磨盘山,安知行路难。
我家庭前枣,纂纂枝叶繁。
四邻仰碧荫,浓绿迎朝暄。
凉秋落嘉实,荐羞偕蘋蘩。
同年恣掇取,持献慈颜温。
忽忽三十载,趼足归灵幡。
白云蕴三径,空有赤心存。
时物倏已变,踯躅潜声吞。
言念桂林宗,出门寻诸昆。
诸昆半零落,与君共酒樽。
投以林中果,报我盘中餐。
甘苦须共尝,且复培其根。
结邻事农圃,邠俗古所敦。
贯日天潢派,烈风大树枝。
王孙陟屺岵,将种出闺帷。
已怅登霞望,何堪寡鹄悲。
丧过盥馔礼,祭泣蘋蘩诗。
孤翼连云堕,同心穿冢随。
头钗新少妇,腰箭好男儿。
结解生前发,镮牵死后思。
千秋罔极恨,几日未亡期。
泉壤贲金玉,宗藩光鼎彝。
根源良有托,风化振于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