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广心池穿散花峡之东泠桥》
《泛广心池穿散花峡之东泠桥》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残潦足沧浪,沆漭亦蹄涔。

况此鱼鸟地,俯仰见宏深。

刺榜故有余,扬帆稍不任。

曲几列殽觞,岚翠时见侵。

宛转娱晖渡,彷徨嘉树林。

飞瀑当面来,势若泻千寻。

回潨敛东峡,高岸吐阴森。

轻飙散红萼,沾者酒自斟。

虽复拘方士,那能不披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广心池,穿行于散花峡,直至东泠桥的自然之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残潦足沧浪,沆漭亦蹄涔”描绘了水面上残留的雨水,既像广阔的沧浪,又如浅浅的蹄涔,展现了水面的广阔与细微并存的景象。接着,“况此鱼鸟地,俯仰见宏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片水域不仅表面宽广,其下还隐藏着深邃的奥秘,如同鱼鸟自由翱翔的天地,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

“刺榜故有余,扬帆稍不任”描述了船只在水中航行的情景,船桨轻轻划过水面,留下痕迹,而风力稍大时,帆布难以完全展开,形象地表现了航行中的动态与限制。接下来,“曲几列殽觞,岚翠时见侵”则转向对船上活动的描写,曲几上摆放着美食与酒杯,四周被山岚翠绿所环绕,营造出一种雅致而宁静的氛围。

“宛转娱晖渡,彷徨嘉树林”描绘了船只在光影交错中缓缓前行,周围是令人赞叹的茂密树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紧接着,“飞瀑当面来,势若泻千寻”则将视线转向瀑布,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仿佛从千寻之高落下,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回潨敛东峡,高岸吐阴森”描述了水流在峡谷中回旋,东边的峡谷显得更加幽深,高耸的岸边则笼罩着一层阴森的气息。最后,“轻飙散红萼,沾者酒自斟”写出了微风吹过,花瓣飘落,沾湿了衣物,人们便自斟自饮,享受着这份自然带来的乐趣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次韵弟观咏丹山池荷·其二

一雨西来满寺凉,盈盈不语立方塘。

远公白社所修种,净土青胎无点妆。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界问莲香。

回头玉手双杯处,多少风流堕醉乡。

(0)

四月三日与家人小酌转官毬花因成八句略为花吐气也

红芳销歇后,天质最分明。

剪衬青云薄,团成白雪轻。

官途荣进取,时样妄推评。

本色相看处,幽窗不世情。

(0)

与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其一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嵚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0)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其二

暗檐行吟梅影瘦,午窗坐睡檀丝长。

不作上下四方梦,何妨参受三峰香。

(0)

午景书怀

虚斋檐马自丁东,却在莺啼燕语中。

整屐欲寻花信息,不知柳絮已随风。

(0)

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其三十二

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

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