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其一》
《与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古风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嵚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0)
注释
坐断:占据。
青莲:莲花。
七宝池:象征着极乐或仙境。
携:携带。
铁锡:铁制的锡杖,僧人出行的工具。
嵚崎: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照:映照。
步飞:随着步伐飘动。
吟墨迹:诗人的题诗痕迹。
樵刍:砍柴的人。
争看:争相观看。
袒红衣:露出红色的衣服,可能指诗人穿着显眼。
属:属于。
指挥:调度,此处指掌控。
翻译
坐在那青莲盛开的七宝池中,手持铁锡踏过崎岖山路。
行走间,千丈雪山映照内心,二十里云雾随脚步翻飞。
峭壁上满是诗人的墨迹,砍柴人也停下来看我穿着红衣。
山林湖海其实并无不同,这里的美景都听从我的指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与友人延庆老若圭在雪窦山的一次游历。首句“坐断青莲七宝池”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在清幽的环境中如同佛家修行者般超脱,仿佛坐在莲花宝座上。接下来的“又携铁锡踏嵚崎”则写出他们手持杖锡,踏过崎岖山路的场景,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一千丈雪与心照”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雪窦山的高峻和纯洁,诗人的心灵与之相应,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二十里云随步飞”进一步描绘出行走间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象,给人以壮丽的视觉享受。诗人沿途留下吟诵的墨迹,连樵夫也停下来看,可见其诗歌才华受到人们的敬仰。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当地人的互动,以及他在山崖上题诗的风雅行为。最后,“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认为无论何处山水,只要心中有景,皆可成为诗中的画卷,体现了他豁达的胸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雪窦山的壮美景色,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文人风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二郑宪席上再赋

累月愁霖,知今夕、是何天色。

秋老矣、芙蓉遮道,黄花留客。

长有霜螯来左右,谁言枥马能煎迫。

眄高穹、重叠起顽云,星难摘。罗绮盛,轩窗窄。

心已醉,肩须拍。更十分行酒,再三相吓。

凤诏十行归路近,桂华千里明年隔。

趁闲时、楼上共凝眸,芦花白。

(0)

正宫导引

重华天子,长至奉神虞。九奏会轩朱。

星晖云润东方晓,拜贶竹宫初。归来千乘护皇舆。

瑞景集金铺。鸡竿高唱恩书下,惠露匝中区。

(0)

好事近.东湖席上次曾守韵,时幕曹同集

风细晚轩凉,妙句初挥新墨。

绿水池中宾佐,对嫩荷擎绿。

坐看微月上云头,清臂映寒玉。

只恐朝来酒醒,有文书羁束。

(0)

三峡桥

太行擘破黄河出,赑屃翻身沧海立。

老龙抱宝正鼾睡,地底黑风吹霹雳。

挹之以北斗之柄,瀹之以明月之璧。

啜之以太白东坡两谪仙,尚不负乎此山之泉石。

(0)

谨和老人初冬即事

莫怒狙公赋芧悭,万缘一定不容干。

老便窗下迷离暖,醉爱尊前郭索寒。

屑玉晨光明沆瀣,流珠夜气郁兰玕。

但能饱吃长年饭,射虎南山有分看。

(0)

钱德成山水窟

亦有黄金埒,非无瑞锦窠。

养蒙知趣早,观复用功多。

嘉客贲场谷,硕人槃涧阿。

时平风日好,花竹几行窝。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