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
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
气禀微有偏,积习日蕃衍。
矫厉工弗深,其末必犹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所作的《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中,诗人以个人体悟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的气质和习惯对于品性的影响。"气禀微有偏",意指人的本性中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偏差或倾向;"积习日蕃衍",强调这些倾向如果不断积累,会逐渐增多并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矫厉工弗深",表明若不进行深入的自我修正,这种偏差可能会愈发明显;"其末必犹反",则暗示如果不及时纠正,最终可能导致原本的偏差反而成为阻碍自身成长的因素。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寓言式地表达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并努力改正自身的不足,以免小错酿成大错。
有风西南来,知是行金商。
四序本递嬗,何独于秋伤。
草芳日以歇,树绿日以黄。
砧声发远村,月色延虚堂。
虚堂独不见,迢迢忆远行。
箧我齐纨扇,葹我越罗裳。
仰瞻河鼓星,相会宛成双。
会则其欢短,别则其愁长。
任已无不可,事君良独难。
菅蒯攻佔毕,致身希朝端。
谁知动拘束,礼法不为宽。
譬彼鸟撄罗,岂能刷羽翰。
与君隔岂遥,数仞之掖垣。
犁然限东西,有情不能宣。
鄙人对终日,可以无一言。
同心而暌乖,一日如三年。
鸟亦有翼并,树亦有枝连。
吁嗟我不如,沉思发浩叹。
缱辞冀纾忧,忧乃益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