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大年江村秋晚图为襄城伯李公赋》
《赵大年江村秋晚图为襄城伯李公赋》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赵家王孙画最奇,缣素流传争宝之。

江村秋晚图更好,树色湖光无不宜。

农家渔梁路幽静,好似王维辋川景。

杨柳风来晓岸凉,芙蓉露下秋波冷。

芦苇萧萧烟满汀,征鸿无数上青冥。

何人独得玄真趣,日向茅茨自下罾。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赵大年所绘《江村秋晚图》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傍晚时分江边村落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陈琏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赵大年的绘画技艺,更将画面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赵家王孙画最奇”,开篇即点明画家的身份与作品的独特之处,暗示其艺术造诣非同寻常。接着,“缣素流传争宝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这幅画作在艺术市场上的珍贵地位,引人遐想。

“江村秋晚图更好,树色湖光无不宜”两句,直接描绘了画面的核心——江边村落的秋日晚景。诗人运用“更好”二字,强调了这幅画作在表现季节变换与自然美景方面的独特魅力。树色与湖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面。

“农家渔梁路幽静,好似王维辋川景”一句,将画面中的场景与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画作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仅赞誉了画家的技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

“杨柳风来晓岸凉,芙蓉露下秋波冷”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江边的凉爽与秋夜水面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杨柳随风轻摆,芙蓉花露珠闪烁,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芦苇萧萧烟满汀,征鸿无数上青冥”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了芦苇丛中弥漫的烟雾与高飞的鸿雁,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深远。这种由低到高的视角转换,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最后,“何人独得玄真趣,日向茅茨自下罾”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画家独特艺术风格的赞叹。这里的“玄真趣”指的是画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艺术追求。诗人通过这一问句,既是对画家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自身心灵深处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江村秋晚图》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扬,不仅展现了赵大年绘画技艺的高超,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艺术美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山居戏题二首·其一

海山缥缈斸云扃,扫地焚香悦性灵。

嫩白半瓯尝日铸,硬黄一卷学兰亭。

衰颜冉冉临清镜,华发萧萧倚素屏。

尊酒不空身见在,莫争天上少微星。

(0)

九月下旬即事

霜晚知荞熟,山寒喜酒醲。

黄丝听夜织,赤米看晨舂。

储药扶持老,收薪准备冬。

儿扶还客拜,顾影叹龙钟。

(0)

九月十日夜独坐

蓬窗灯火耿疏篱,正是寒沙雁到时。

头少二毛真笃老,口无纵理亦长饥。

朝闻夕死固当勉,幼学壮行嗟已迟。

小竖夜阑私怪我,俨然危坐若深思。

(0)

九月一日未明起坐

病骨清羸八十馀,空斋凄冷五更初。

忽闻云表新来雁,起读灯前未竟书。

坐久屡传鸡喔喔,梦残犹化蝶蘧蘧。

农功渐毕身无事,约束家童种晚蔬。

(0)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咮轩予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

已穷阿閤胜,更作咮轩游。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

吾身元是幻,何物彊名愁。

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0)

寓蓬莱馆二首·其一

桐叶吹残蕉叶黄,驿窗微雨送凄凉。

长安许史无平素,莫恨栖栖立路旁。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