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清羸八十馀,空斋凄冷五更初。
忽闻云表新来雁,起读灯前未竟书。
坐久屡传鸡喔喔,梦残犹化蝶蘧蘧。
农功渐毕身无事,约束家童种晚蔬。
病骨清羸八十馀,空斋凄冷五更初。
忽闻云表新来雁,起读灯前未竟书。
坐久屡传鸡喔喔,梦残犹化蝶蘧蘧。
农功渐毕身无事,约束家童种晚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一日未明起坐》,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时的生活情景。首句“病骨清羸八十馀”,直接点出诗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显示出其虚弱与清瘦。接着,“空斋凄冷五更初”描绘了清晨五更时分,诗人独处空荡书房的孤寂与寒冷,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忽闻云表新来雁”转而写到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这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季节变换和思乡之情,诗人借此触发了阅读的兴趣,“起读灯前未竟书”。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刻,他的思绪仍然难以平静,读书之余,梦境亦变得纷繁,“梦残犹化蝶蘧蘧”。
最后两句“农功渐毕身无事,约束家童种晚蔬”,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生活的关注,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仍有闲暇指导家童种植晚季蔬菜,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淡然与热爱,流露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杜若自霏青,矶苔匝翠屏。
露欺承唾袖,风约采香舲。
秋艳雾如梦,夜愁天有星。
引丝能袅袅,结佩可玲玲。
花国芙蓉署,春人豆蔻龄。
瘦鬟云底溜,低泣雨边听。
热媚撩酣夕,残芳弄古冥。
乾坤无废弃,江海太伶俜。
苦累输渠脱,飘然过眼萍。
永定本无定,竹箭激浊湍。
长源来塞外,两山束其间。
挟沙下且驶,不致为灾患。
一过卢沟桥,平衍渐就宽。
散漫任所流,停沙每成山。
其流复他徙,自古称桑乾。
所以疏剔方,不见纪冬官。
一水麦虽成,亦时灾大田。
因之创筑堤,圣人哀民艰。
行水属之淀,荡漾归清川。
其初非不佳,无奈历多年。
河底日以高,堤墙日以穿。
无已改下流,至今凡三迁。
前岁所迁口,复叹门限然。
大吏请予视,蒿目徒忧煎。
我无禹之能,况禹未治旃。
讵云其可再,不过为补偏。
下口依汝移,目下庶且延。
复古事更张,寻思有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