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散漫风萧索,杀气森森到幽朔。
五十年间似反掌,瑶池侍臣已冥寞。
千崖无人万壑静,旌旗无光日色薄。
万事反覆何所无,注目寒江倚山阁。
黄尘散漫风萧索,杀气森森到幽朔。
五十年间似反掌,瑶池侍臣已冥寞。
千崖无人万壑静,旌旗无光日色薄。
万事反覆何所无,注目寒江倚山阁。
这首诗《胡笳十八拍·第八拍》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景象。诗中以“黄尘散漫风萧索”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边疆之地的荒凉与凄冷,风沙漫天,一片萧瑟之感。接着,“杀气森森到幽朔”,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紧张氛围,暗示着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片土地。
“五十年间似反掌,瑶池侍臣已冥寞。”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间的漫长与历史的变迁浓缩在“五十年间似反掌”之中,同时通过“瑶池侍臣已冥寞”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人事更迭的感慨。
“千崖无人万壑静,旌旗无光日色薄。”诗人笔下的边塞,不仅自然环境寂静空旷,连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旌旗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太阳似乎也失去了活力,整个画面显得格外沉寂和黯淡。这不仅是对边塞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反映了边疆地区可能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最后,“万事反覆何所无,注目寒江倚山阁。”诗人以“万事反覆何所无”表达对世间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面对如此寒冷的江水和孤独的山阁,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生与世事,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