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

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俊所作,名为《酬朱孔年惠菊(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菊花后,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与对菊花独特风情的深刻感悟。

首句“柴桑归爱一身轻”,诗人以陶渊明的归隐地柴桑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归隐后的轻松愉悦心情,仿佛心灵得到了释放,身体也变得轻盈起来。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轻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次句“中路黄花到眼明”,在归途中,诗人不经意间看到了黄花(这里特指菊花),这朵朵黄花映入眼帘,让他的心境更加明亮。这里的“眼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明亮,更是心灵的觉醒和豁然开朗,象征着诗人通过自然之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接下来,“不见芙蓉见秋水”,诗人原本期待见到的是芙蓉(荷花),却意外地在秋天的景色中看到了清澈的秋水。这一转折,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重新认识和欣赏角度的变化。从对特定花卉的期待,转而对整个季节景色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审美观的深化和对自然之美的全面接纳。

最后,“最难摹索是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风情的独特感受。他认为,菊花的风情是最难以捕捉和描绘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美丽,更蕴含着深邃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艺术的独特感悟,以及他在归隐生活中寻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村舍二首·其二

生理嗟弥薄,吾居久未完。

蝶飞窗纸碎,龟坼壁泥乾。

小雨牛栏湿,微霜碓舍寒。

晚禾虫独少,邻里共相宽。

(0)

旷怀

旷怀何啻等沙鸥,外物相挻剧火牛。

若信本心无一事,始知平地起闲愁。

每逢达士惟长啸,欲弃浮生尚小留。

今旦微霜好风日,短筇且领镜湖秋。

(0)

过东邻归小憩

篮舆过邻曲,绿野喜新晴。

暖日生花气,丰年入碓声。

筑陂乡竭作,买犊户深耕。

归舍还寻睡,残书傍枕横。

(0)

戏咏闲适

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鹦鹉笼寒晨自诉,狸奴毡暖夜相亲。

典衣旋买修琴料,叩户时闻请药人。

说与乡邻当贺我,死前长作自由身。

(0)

出游二首·其一

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

畬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

客驻观农馌,儿归遗母羹。

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

(0)

冬晚山房书事二首·其一

山泽何妨老太平,巉巉骨相本来清。

月明满地看梅影,露下隔溪闻鹤声。

未辨药苗逢客问,欲酬琴价约僧评。

胡奴仁祖今俱绝,且学湘累拾菊英。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