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有鸟如鹳雀,食蛇抱礐天姿恶。
行经水浒为毒流,羽拂酒杯为死药。
汉后忍渴天岂知,骊姬坟地君宁觉。
呜呼为有白色毛,亦得乘轩谬称鹤。
有鸟有鸟如鹳雀,食蛇抱礐天姿恶。
行经水浒为毒流,羽拂酒杯为死药。
汉后忍渴天岂知,骊姬坟地君宁觉。
呜呼为有白色毛,亦得乘轩谬称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有鸟二十章(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和笔法。
“有鸟有鸟如鹳雀,食蛇抱礐天姿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奇异、丑陋的鸟类,它们以蛇为食,形象狰狞。这里通过对鸟儿外观和习性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灵的厌恶。
“行经水浒为毒流,羽拂酒杯为死药。”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鸟类带来的不祥之感,它们经过的地方变得有毒,甚至它们的羽毛沾染到酒中也能变成致命的毒药。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增强了对这种恶鸟的恐惧和排斥。
“汉后忍渴天岂知,骊姬坟地君宁觉。” 这两句则是诗人借古代传说中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慨。这里提到的“汉后”可能指的是汉朝之后的某种时空,而“骊姬”则是一个神秘而不祥的存在。诗人的意思似乎是在说,即便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面对这恶鸟所带来的灾难也不得而知。
最后两句,“呜呼为有白色毛,亦得乘轩谬称鹤。” 则是一种反差手法,用来讽刺那些外表看似高洁实则内里庸俗的存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这些自诩为纯洁高贵的“白色毛”之物,实际上也不过是恶鸟一类,只不过它们懂得伪装自己而已。
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对比,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笔法,将自己的情绪和观点传达给读者。
文字不饱煖,岁月多别离。
入门见和适,出门亦安之?
兰帏照秋月,轧轧鸣素机。
亦有还道思,赖汝相慰怡。
邻儿得父爱,欢跃庭东墀。
傲汝汝辄妒,时问余归期。
余还更娇泣,索饼频呼饥。
风雪浩平原,昨归岁云莫。
汝来依我眠,絮语夜深诉。
犹恐汝身睡,让席不敢惊。
汝弟梦朝起,还作呼姊声。
汝姑年八龄,与汝齐肩行。
娟娟过花下,俏影骤疑汝。
搴帏一顾之,心黯复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