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任纷飞,今昔休论是与非。
童子何来桥半渡,琴归应奏哀蝉送落晖。
黄叶任纷飞,今昔休论是与非。
童子何来桥半渡,琴归应奏哀蝉送落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黄叶任纷飞”,以落叶飘零的形象开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接着,“今昔休论是与非”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对错是非的超脱态度,流露出一种看淡世事的豁达。
“童子何来桥半渡”这一句,画面感十足,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在半渡的桥上玩耍,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同时,这也暗示了人生的起点或转折点,充满了未知与希望。
最后一句“琴归应奏哀蝉送落晖”,将情感推向高潮。琴声与哀蝉的鸣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又宁静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日落西山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哀蝉”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世事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昔从郊野自闲游,偶闻父老语西畴。
谓自入秋无滴雨,桔槔欲敝不胜愁。
归来日日望云气,长空一色虹霓未。
拟向神龙寄片语,暂借银河惠不费。
昨宵微雨过墙来,连朝淅沥润莓苔。
银丝错落舞金井,碎珠千万下瑶台。
从斯高下齐沾足,一望平畴争吐绿。
而今庶可卜西成,会见年丰敦善俗。
田家交庆乐难支,群深颂祷发讴思。
倩得书生一支笔,写出万家喜雨诗。
我为农民志欣幸,甘泽滂沱沛四境。
可知天本悯群黎,特虑无人为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