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高树荫柴扉”,写出了农舍周围高大的树木为简朴的木门提供了阴凉,展现出乡村的自然风貌。接着,“青苔照落晖”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静谧,青苔在夕阳余晖下显得尤为鲜明。
“荷锄山月上”描绘了农夫们劳作归来的情景,他们扛着锄头,伴随着山间的月光,暗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接下来,“寻径野烟微”则通过轻烟袅袅的田野小路,描绘出傍晚时分炊烟四起,人们归家的温馨场景。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这两句刻画了祖孙俩相伴的画面,老者扶持着孩童,疲惫的瘦弱老牛带着小牛缓缓归家,流露出浓厚的家庭亲情和田园生活的淳朴。
最后,“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揭示了农人生活的简朴,他们在昏黄的灯光下,或许只有简单的饭菜,但这些食物在露水滋润下显得格外丰美,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感恩。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田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生活的日常细节,展现了田园诗的恬淡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