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已飘黄,涧树犹含碧。
烟水但逶迤,空斋坐萧瑟。
端居生远兴,散漫委书帙。
爱此北窗闲,时来岸轻帻。
微钟忽迢递,禽语破幽寂。
赏罢一悁然,淡泊忘所适。
井梧已飘黄,涧树犹含碧。
烟水但逶迤,空斋坐萧瑟。
端居生远兴,散漫委书帙。
爱此北窗闲,时来岸轻帻。
微钟忽迢递,禽语破幽寂。
赏罢一悁然,淡泊忘所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景色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首句“井梧已飘黄,涧树犹含碧”以梧桐叶黄、山涧树木仍绿的对比,渲染出初秋时节的鲜明色彩,同时也暗示着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接着“烟水但逶迤,空斋坐萧瑟”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水面和空荡荡的书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孤独。
“端居生远兴,散漫委书帙”则表达了诗人独处时思绪万千,书籍散落一旁,似乎在诉说着他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知识的渴望。接下来的“爱此北窗闲,时来岸轻帻”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偶尔放松自我、享受片刻宁静的惬意。
最后,“微钟忽迢递,禽语破幽寂”描绘了远处传来微弱的钟声和鸟鸣,打破了先前的寂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赏罢一悁然,淡泊忘所适”则总结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欣赏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以及在淡泊中寻求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情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朱熹在文学创作中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别墅清深无俗人,蛛丝窗户网游尘。
绿阴镂日新欢夏,红雨鏖花故恼春。
病去情怀逢酒恶,困来天气与茶亲。
壁间乌帽长閒却,肯学陶家戴漉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