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山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静谧。"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一句,通过光线在山间的折射和物象的亲昵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丽。"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则是对细节的描绘,兰花与槐树共同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句,更是将自然界的宁静与广阔展现得淋漓尽致。山谷中只有微弱的风声,而山上则是明亮却不失深邃的月光,与诗人心境相呼应。
最后,"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释然,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樊笼累积象征着复杂而烦琐的事务,而诗人却选择了超脱,它只留下了如松柏般坚贞不屈的心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夏日游山时所体验到的自然美与精神境界。
昔畏井陉道,乱石如猛虎。
今爱井陉山,遥峰如静女。
前岁与今岁,所历非有殊。
今乃下心意,昔但忧驰驱。
譬如读异书,聱牙初不免。
既深遂忘疲,文奥义自显。
紫翠非一状,烟峦逾千重。
延绵不可极,转转相为容。
是岁秋雨足,宿麦有万亩。
环山一剪齐,绿若春初韭。
既以增妩媚,弥用清心神。
又如画功妙,设色多于皴。
翻恨迫长途,不得恣幽讨。
何当万峰巅,一览群山小。
同行无朋侣,谁与赏此奇。
顾笑语僮仆,顽石亦解颐。